济源财政:念好“选育管用”四字诀 推进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2022-11-22来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实现财政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在人才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环节出实招下实功,念好“选、育、管、用”四字诀,着力建设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更加均衡、交流更加畅通的财政金融人才队伍,为财政金融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念好“选”字诀,把好人才“入口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政治表现作为识别干部的第一道关口,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确保干部政治素质过硬。坚持事业至上、以需为本,根据全局干部编制职位空数、干部年龄结构和岗位职能职责等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招录计划,科学设置岗位条件,将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人才选出来、引进来,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念好“育”字诀,涵养人才“蓄水池”。坚持实施多样化、精准化、体系化人才培育,努力打造一批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围绕财政改革发展需要,把培训教育和培养锻炼作为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抓手。分批分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干部素质提升班、“师带徒”跟班学习等,持续提升管财理财能力。创新内部轮岗交流方式,抽调财政所人员定期到机关科室学习交流,进一步强化业务水平。充分利用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教育,扩大优质培训资源覆盖面、普惠性。
念好“管”字诀,握紧人才“方向盘”。坚持体系化培育,通过政治历练、业务训练、实践磨炼,不断增强人才综合能力、提升素质本领;健全阶梯式人才队伍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所需人才递进成长、薪火相传,避免出现断层现象。坚持精准化培育,建立财政金融“人才库”,抓实35岁左右青年人才培养,实行总额控制、动态管理,强化常态培训、定期考核,每年度按照10%比例实行退出和补充。注重“专”“通”结合、因材施教,按照岗位特点、工作需要等情况进行精准培养,根据新形势新政策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更好激活专业优势。
念好“用”字诀,增强人才“源动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发挥不同层级、不同年龄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动性,为干部长远发展创造环境。综合考虑事业需要、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因素,分阶段、有步骤解决干部成长问题,稳妥有序推进选拔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干部交流培养使用机制,落实“蹲苗育苗”工程,实行挂职锻炼、对外选派等多岗位历练,形成各层级、多样化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坚持以严管锻造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力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为财政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