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基本建成“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2022-11-30来源: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攻坚,郑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省财政厅组织的全省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任务。

  一是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保障体系。201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任务。2020年,郑州市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印发《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市级层面到2021年底、县级层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郑州市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实施《郑州市市级预算项目政策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6个办法,并成立专职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全面推进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具体工作。全市上下形成各级政府领导、财政部门牵头、部门具体实施、各方共同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架构体系。

  二是以实施综合考评为抓手,推动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以实施综合考评为抓手,全力推进政策和项目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以2004年开始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为起点,陆续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从2016年推进基本支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起,陆续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以2020年制定实施市对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为标志,陆续将政府预算绩入绩效管理。

  三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主线,优化重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优化重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创新绩效管理方式方法,建立从事前绩效评估到绩效信息公开的“大闭环”绩效管理模式。“七点”靶向发力,重构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把建立机制作为事前绩效评估的突破点;把多级审核作为绩效目标管理的发力点;把强化实施责任作为绩效监控的切入点;把规范第三方参与作为提高评价质量的着力点;把评价结果应用作为绩效管理的落脚点;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绩效管理效率的支撑点;把绩效信息公开作为社会公众监督的聚焦点。

  四、以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为重点,建立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纳入绩效管理基础上,以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为重点,建立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建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机制,深化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拓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领域,强化PPP项目绩效管理理念运用,开展城市公交企业财政补贴资金绩效评价,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绩效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我们将坚决落实好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各项任务,全面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郑州国家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和强大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