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滑县财政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涵养专业精神、锻造专业作风,着力提升财政系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构建全县人才工作的财政服务保障体系,一体推进财政人才队伍建设和全县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滑县实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财政力量。
一、招才引智,造好人才成长的“大熔炉”
着眼长远、提早谋划,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发现、培养、引进、使用上取得创新和突破,让人才成为引领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一是充实人才队伍,补齐结构短板。逐渐完善人才招录、引进机制,把握高层次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聘等契机,结合县乡财政工作现实需求,持续优化全系统干部职工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充实财政力量。2020年以来,财政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2次,引进财政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3人;事业单位招聘2次,招入本科毕业生25人,逐步做到财政事业后继有人、财政人才工作梯次衔接,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基层财政工作的人才需求。二是鼓励学历提升,获取专业职称。积极鼓励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历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促进知识更新。激发人才钻研技术的积极性,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获取专业技术职称,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系统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的60%以上,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64人,其中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39人。三是注重调查研究,促提成果质效。领导班子带头,引导鼓励干部职工围绕岗位、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实效性强的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分析报告,加大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应用力度,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为财政政策更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做出贡献。2022年全省财政系统评选出县级优秀调研报告35篇,滑县获奖7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5篇,获奖人次31人次,并获优秀组织奖。
二、蹲苗育才,厚植人才培育的“营养土”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形势下,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更好服务和保障全县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成效,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更高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更高标准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以更实作风汇聚强大工作合力。二是注重科学育才,厚植成长土壤。根据干部职工岗位需求,科学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分批次到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接受财政改革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开眼界、拓思路;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强技能、促提升;加强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实践研讨、随堂测验、互动交流等形式帮助新进人员知晓财政职能、熟悉业务知识,早融入、快成长。三是突出严管厚爱,助力干部成才。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政治巡察、廉政谈话等制度,开好用好组织生活会,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将管理工作常抓不懈、抓紧抓实,严把政治关、监管关、导向关、风气关,墩实忠诚担当的“苗子”,剔除恣意生长的“枝叶”,施足向上生长的“肥料”,营造茁壮成材的“气候”,以育壮栋梁之材的扎实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搭建平台,建好人才激励的“加油站”
紧紧围绕“政治坚定、依法规范、科学专业、民主协商、务实担当、廉洁高效”的能力作风标准,全面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健全考核机制,树立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干部培养、使用、评价、监督、激励、晋升等方面的机制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识人用人制度,勇于让年轻干部挑大梁、担重任,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及时交流到重要岗位或提拔使用,有效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二是加强岗位交流,优化人才配置。对年轻干部进行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轮换工作,立足专业熟悉掌握预算、预算执行、税源培植、政府采购等多方面的财政业务,打造财政业务“通才”,助力年轻干部“小步快跑”。三是拓宽锻炼平台,加强人才储备。选派20余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脱贫攻坚指导员下沉驻村,到基层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锤炼本领、磨砺成才。疫情防控期间,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实践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使财政干部成为各项工作的“多面手”,为干部职工快速成长成才、配优配强财政队伍创造有利条件。
四、强化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持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主动服务全县重大人才政策的制定实施,全力保障人才政策体系构建、高质量精准引才等重点工作,对人才的支持实现财政资金全方位覆盖保障。一是加大科技赋能,支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创新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为科技创新驱动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结合滑县实际,加强省科技项目申报,落实省科技投入县配套资金投入政策,提高总体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加强财政科技投入预算管理,精选科技投入项目,财政投入向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等项目倾斜,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为科研机构和人员“松绑”。二是做好经费保障,打造人才高地。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统筹整合资金397万元,通过调整就业补助资金结构、提取失业保障基金、申请财政资金等多种方式助力就业培训、培养地方人才、发展相关行业产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财政高质量投入换来技能高质量提升,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三是优化人才生态,加速人才聚集。大力支持推进“洹泉涌流·智汇滑州”人才集聚计划,不断优化人才安居环境,2022筹措专项债券6800万元用于人才公寓建设项目;投入187万元分批分期对原武装部100间闲置办公用房统一进行装修,对各类引进人才实行三年免租金安置入住;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人才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工作;拨付人才经费用于引进人才生活补助、购房补贴及人才公寓物业费、水电费等支出,全力构建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