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
崩塌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的预兆
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坡顶出现新的破裂行迹,嗅到异常气味。
偶尔能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破碎、掉落声;出现温度、地下水质、水量异常等。
遇见崩塌如何避险
经过危险路段时,要留意警示标志,快速通过,不作停留。行车中遭遇崩塌,保持冷静,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不能攀登危岩,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切忌在沟道、沟口或低缓的沟岸处露营,应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的凸岸。
大雨或连阴雨后,不要在山谷内停留;遇陡崖掉土块或石块,或观察到大石块摇摇欲坠,务必绕行;位于崩塌体下方时,须迅速向两边逃生。
滑坡
滑坡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前的征兆
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混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滑坡山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不断加长、加宽、增多,特别是当滑坡后缘出现贯通性弧形张裂缝,说明即将发生整体滑坡。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响。滑坡体上电杆、烟囱、树木、高塔出现歪斜。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遇到滑坡怎么办
如果在室内,要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逃离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图示)处于滑坡体中部,尽可能向坡体两侧高处逃离
(图示)处于滑坡体前缘,迅速向两边逃生
确保安全同时,尽量靠近原居住处,且交通、水、电越便利越好,切忌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滑坡停止后,不要立刻回家察看,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行动可能遭遇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灾害远离自家房屋,且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泥石流
泥石流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
河水异常。如果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时,说明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山体异常。山体出现很多白色水流,山坡变形、鼓包、裂缝,甚至坡上物体出现倾斜。
声响异常。如果在山上听到沙沙声,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沙石的松动、流动发出的声音,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如果山沟或深谷发出轰鸣声音或有轻微的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形成。
其他异常情况。干旱很久的土地开始积水。道路出现龟裂。公共电话亭、树木、篱笆等突然倾斜。雨下个不停,或是雨刚停下来溪水水位却急速下降。
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不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
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稀疏的地方逃生,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
不要停留在低平的弯道凹侧,因为弯道处水位较高。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方。
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向地质坚硬、无碎石,不易被雨水冲毁的岩石地带逃生。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的征兆
井、泉、塘的异常变化。如水位骤升、骤降,流量的突增、突减,冒水冒气,水色突浑,翻砂涌泥等。
地面变形。地表出现地鼓、环形开裂或局部下沉等。坑、塘、水库或田地积水突然冒水(气)泡、喷水柱或产生旋流、漏失等。建筑物变形,如下沉、开裂、倾斜、发出声音,道路和管渠断裂错位等。地下土层的垮落声响和微震,家禽家畜惊恐不安等。
遇到地面塌陷怎么办
身处正在变形的地面塌陷区时,应迅速向距离塌陷区边缘最近的区域逃离,紧急情况下可抱住周边大树。
远离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的区域,以及边缘的建筑物、电线杆等。
(图示)处于崩塌下方,迅速向两边地形平缓地区逃离
(图示)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注意绕行
当有人深陷塌陷区时,不要盲目施救,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单位,以便开展有组织的抢险救灾。
遇紧急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向塌陷坑内投掷绳索开展自救。
在有采空区警示的路段行车时,注意观察路面状况,随时采取紧急刹车等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