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2024-07-01来源: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财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省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医院,各县(市)财政局

现将《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23〕31号)转发给你们。同时为扎实推动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防范风险隐患、提升服务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结合我省实际,补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健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要修订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是单位整体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是分管领域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负责人,内部控制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履职清单。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或内部控制委员会工作机制,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医院综合职能部门应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指定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牵头部门和监督评价部门不能为同一部门。要明确医院内部各部门是本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责任主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有效性负责。

二、完善重点业务内部控制措施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要对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医、教、研、防等核心业务持续建立健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基建、债务、合同等主要经济活动的控制管理,着力完善诊疗、医保基金、教育项目经费、医联体、生物安全等重点业务内部控制体系,逐业务逐环节明确职责权限、业务规范、运营流程,加大对重大项目、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防控力度,确保医院内部控制覆盖各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

三、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系统、客观地识别和分析本单位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及风险应对策略。要重点对涉及资金规模较大、廉政风险较高、业务模式较新、影响可持续发展等事项开展风险评估,着力将风险监测对象由事后向事前延伸、由表内向表外延伸。要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形成书面风险评估报告,有条件的医院可聘请具有胜任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请省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医院将2024年风险评估报告于9月30日前报省卫生健康委,以后年度风险评估报告纳入相应年度内部控制报告进行报送,并作为重点审核内容之一。

四、做好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全省各级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定期对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将内部控制建立与运行情况纳入内部审计范围,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每年要按要求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工作,建立“建、用、评”闭环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要建立纪检审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复盘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等监督成果,与单位内部控制形成监督合力,对存在的风险隐患漏洞及时研究制定有效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健全完善并有效发挥作用。各级财政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立即督促医院进行整改,推动医院从“立规矩”到“见成效”转变,确保到2025年底各医院均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五、推动内部控制联系点建设。积极总结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24年暂先选择郑州、洛阳市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以后视情况逐步扩大范围,指导督促其健全内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探索内部控制建设实现路径和方法,积累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省财政厅、卫生健康将定期组织专家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指导,对表现突出的医院将予以通报表扬,其有关做法及成效可优先纳入全省管理会计优秀案例库,相应案例成果可作为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相应业绩成果予以参考认定。

附件: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7号: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