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数智升级助力优化政采营商环境

2025-03-18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去年以来,河南省信阳市财政局紧扣专家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两个关键点,借“数”提速,持续推进政府采购“服务标准化、交易智慧化、监管透明化”,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信阳市在全省范围内首推“易采虹”移动APP,工作人员仅需在移动设备上轻轻触动进入系统,就可以组织远程异地评标活动,采购人和供应商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完成政府采购活动,实现了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的“掌上办、智慧办”、交易信息的“指尖查询”及中标通知书的在线发放。围绕“简、准、快、优”建设智慧评标系统,评标专家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看电子版招投标文件,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可自动处理投标人信息,对投标资质、证书等资料进行识别,实现系统自动比对及智能核验,提高评标效率和准确性。推进实施“分散式评标+暗标盲评”新模式,建成评标专家智能调度系统,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同标不同室、同室不同标”分散评标,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双随机”城市联盟,让身在不同地区的专家实现在线评审、在线讨论和在线打分,有力解决了区域性“熟人评审”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信阳市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100%。全市2024年实施1160个采购项目。开展跨省远程、省内跨地市远程、市县一体合作远程异地评标达352次。

  信阳市财政局创新实施“信用+政府采购”监管模式,扎实推进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阳市政府采购网”开展政府采购全流程信息公示。完善信用评价程序,在每个政府采购项目完成后,随即开展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等采购主体的“四方互评”。将信用评价分值纳入代理机构考核排名,并公示A级代理机构名单,作为采购人选择代理机构的参考因素。探索实行“承诺+信用管理”的准入管理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24年9月,信阳市财政局成立审核组,严格按照入库标准,对全市1935名评审专家进行复审复核。对评审专家库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实现库内专家“优进劣出”。利用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严格落实“一项目一评价”,督促专家进行高效规范评审。采取多种方式,对市直一级政府采购预算单位和80多家代理机构进行专题培训13次,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于2024年12月对入库的1704名评审专家进行业务考核,实现了政府采购单位和政府采购领域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全覆盖。

  为破除监管壁垒,信阳市财政局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智能识别采购项目基础信息流,预判采购行为合规性。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多维度数据抽取、分析、挖掘,对报名供应商围串标分析、化整为零分析等多种控制方案进行系统预警。通过分级分类预警,提醒采购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标公告发布、合同签订备案、履约验收及资金支付,有效提升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进度。同时,依托数智平台,实施定期监督检查与日常不定期线上抽查相结合,形成更大监管成效。提高日常不定期抽查比例,发挥电子化采购平台作用,提高“无感”监管比重,降低对采购代理机构经营的影响,全面压实监督检查职责。配置送餐机器人,为评标专家提供送餐服务,实现专家评委与工作人员的“零接触”。配置智能见证巡检机器人,提供自助巡检、现场音频文字转换、异常行为记录以及提醒等服务,与见证系统相结合,提升政府采购监管效率。(记者 袁瑞娟)